酷兔英语

章节正文

(101)a.他姓王。

(102)他是北京人。

(103)*他有一双手。

比较下面三个句子,不难发现,例(101)(102)提供了新信息,作为一个句子是没问题的;例(103)没有提供新信息,简直是废话。因为听话人知道,任何一个正常的人都有一双手。当然,如果有一定的言语背景,"他有一双手"这句话也是可以成立的。比如,有人问起某人依靠什么生活,回答说"他有一双手",这就不是废话了。

(104)甲:谁来了?

乙:一个很漂亮的姑娘来了。/一个姑娘来了。

这 个例子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的对话:听到有敲门声,乙把门打开,确认是谁来了。甲从背后问"谁来了"。乙如果认识来人,他也许就会使用专有名词回答,如"小 张来了"。另外,即便知道名字,也可能故意隐其名而半开玩笑地回答"一个姑娘来了"。不管如何,由于乙事先已经知道有人来了,所以如果不用专有名词,或至 少用"什么样"的人来回答,那么其回答就没有信息价值。所以如果在上面的情况下做如下回答的话,其信息价值就等于零:

(104′)*一个人来了。

这个句子没有在前提中加入任何新信息。通常难以想象这类句子所所具有的有信息价值的上下文。我认为,该句一般判断为不成立的理由也就在此。如果乙事先并不知道是人还是动物来了,那么由于不能预测出现的"个体"是人还是动物,例(104′)就具有一定的信息价值。比如在童话中,在说"不是熊,而是一个人来了"这样的上下文中,该句就可以作为十分自然的句子而成立。(参看讚井唯允1993)

(105)*广州有我奶奶。

(106)*我这儿有那本书。

汉语的存在句一般情况下是句首的处所名词充当旧信息成分,句末的普通名词充当新信息成分。与此同时,有定成分在一般情况下作为旧信息成分。正因为如此,上面的两个句子由于没有向听话人提供新信息而被认为是病句。除非有特殊语境交待其实句末的有定名词其实是新信息成分:

(105′)我今年夏天去广州,因为那儿有我奶奶。

(106′)甲:你那儿还有什么书?

乙:我这儿只有这本书。




章节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