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兔英语

章节正文

一 引言

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开始一直到现在,在近七十年间,"把"字句一直是语言学者热烈讨论的话题。学者们为此发表了大量相关的研究论 文,其中不乏有价值的作品,如吕叔湘(1948、1965、1981)、王还(1979、1985、1987)、宋玉柱(1979、1981)、詹开第 (1984)、马真(1985)、李临定(1986、1988)、马希文(1987)、杉村博文(1992)、吕文华(1994)、蒋绍愚(1997)、 张济卿(2000)等。这些文章的价值主要属于语言事实方面的价值——几乎所有类型的"把"字句都被发掘出来了,学者们还具体描述了每种"把"字句形式上 和语义上的种种特征,并提出了许多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应该说,这些文章对于"把"字句的观察大部分是可靠的。不过过去的研究并没有把握住"把"字句的 根本原理,仅仅从经验出发,从而所有这些观察就显得零散而不成系统。
"把"字句如何生成的问题是"把"字句所有问题中最核心的问题。关于这个问 题,过去通常的说法是"把"字句由一般主动宾句派生而来(比如:"小王把衣服晾干了"是由"小王晾干了衣服"通过移位手段派生而来)。吕叔湘(1948、 1965、1981)在这方面做了许多重要的工作。后来又有李临定(1986)、杉村博文(1992)、蒋绍愚(1997)等对吕叔湘的方案作了补充论 证。此外马希文(1987)对"把"字句的生成问题也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比如:"小王把衣服晾干了"是在"衣服干了"的基础上经过多次扩展而来),并 作了细致的论证。应该说,吕叔湘、马希文等学者的工作给了我们很多的启发,但是问题在他们那里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参看马真1985,王还1987, 张济卿2000)与此同时,由于核心问题没有得到真正有效的解决,相应地与"把"字句相关的其他问题也没有得到真正有效的解决。
在我们看来,"把"字句的生成问题之所以长期以来一直得不到解决,是因为过去的研究是建立在以下句子观念之上的:
(一)句子由短语(词组)构成。
(二)特殊句式由一般句式派生而来。两者都是实际的句子。
(三)名词性成分的有定、无定性质是句中名词性成分移位的制约因素。
因此要想使"把"字句研究获得突破,需要我们放弃旧的句子观念,而接受若干新的句子观念。这些新的句子观念是:
(一)句子由小句构成。(陈立民2007)小句在构成句子的过程中往往要发生变异。(陈立民2009)
(二)一个句子同时包含语义、句法、语用三重结构,三种结构形式之间具有转化关系。实际上,一个特殊句式和一个一般句式作为语用结构形式,它们可以有共同的句法结构形式和语义结构形式。(陈立民2008)
(三)新、旧信息因素是句中名词性成分移位的制约因素。(陈立民2006)

下面让我们来对上述思想加以具体的阐述。
需要指出的是,本文的用例除特别标明的外,绝大部分取自前面提到的有关参考文献,以及王还(1963)、方梅(1993)、于岚(2008)等。此外还有东方语言学网网友李华倬等的有关帖子。特此说明,下面不再一一注明。

        




章节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