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兔英语

在西安的宾馆里闲来无事,满脑子都是少儿英语,在巡讲的讲座中我提及兴趣是学习链条中的源头,如果这一环没有扣紧,后面的任何学习行为无从谈起。



兴趣对于孩子的学习效果所产生的影响,我深有体会。有一次,儿子背诵一篇语文课文中的散文诗,我觉得诗写得满押韵的,逻辑发展也比较整齐,但他就是背不下来,而且人显得特别地燥,最后他急了,说,妈妈,我给你背明朝的皇帝和他们的庙号吧。我说等等,把书拿来,你可不能糊弄我。于是,我拿着《图说天下-明朝》这本书后面各代皇帝的索引,他就开始背,每个皇帝的名称和庙号一字不差地给我背了出来,我太吃惊了,要知道,这些名字一点逻辑也没有,还有些生僻的字,而且他说他根本没有刻意去背,就读了读,就这么记住了。我知道,他对历史特别感兴趣,图说天下系列从夏商一直到清朝,所有的书他都读完了。他感兴趣的事情多难他也能这样自然而然地记住了,而他不是很有兴趣的事情,就是很容易,他却痛苦地记不住。可这毕竟是他的作业呀,怎么着也得背呀。为了给他鼓劲,我干脆有语气地把诗大声朗读出来,故意念错一些地方,他一听就马上给我纠正,注意力集中起来,慢慢地他也就踏踏实实地把诗背下来了。



孩子的兴趣虽然有与生俱来的成分,但也是完全可以干预的。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在什么情况下记得最牢,从而就会知道他的兴趣点在哪里,并加以引导。昨天我在报纸上看到宋徽宗的画拍出了高价,我这么一说,儿子就把宋徽宗的故事讲了出来,甚至精确到了具体哪年他把皇位让给了儿子,他自己做了太上皇。我问,你从哪里知道这些的,他说是《图说天下》,而且他刚刚看过这段后,就在百家讲坛中听到了相同的故事,所以记忆深刻。



在我的讲座中讲到刺激即时记忆有一个要素就是"量"或者"频度",但切忌将此理解为多说几遍,多抄几遍,因为孩子对重复的事情难以保持兴趣,这样的"量"自然不会有好的效果。"量"应该体现在所学知识的呈现媒介(presentation


media)、传输媒介(delivery media)、学习模态(learning modes)和间隔时间(time


span)的多样化上,就像宋徽宗的故事,儿子先是通过阅读(眼睛)文字(纸介)获取的信息,在很短的时间内又通过听(耳朵)和看(眼睛)声音和图像(电视)获取了相似的信息,这样多维度的刺激让他的即时记忆转变成了长期记忆。


因此,老师用反复抄写生词的方法让孩子记忆单词等类似的做法其实是太粗线条了,因为这对孩子的刺激是单维度的,而且很难引发孩子的兴趣,自然作用不大。


文章标签: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