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兔英语

章节正文

英语学习逆向法
第二章 一定要学会英语
2.1a 英语的用途[1]


  很多人苦苦的三番五次学英语,但是始终没有达到预期目的。 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从学习者本身找原因,无非 是决心不大、信心不足和方法不当。

  学习英语决心的大小与对英语用途的认识有关。如果认为"不 出国用什么英语"、"中文资料都看不过来,哪里还有时间看英语资 料"和"周围的人大都不会英语,自己不会无所谓"等等,就不可能 重视英语学习,学生有了这种思想,就会勉强应付,以通过考试作 为学习目标,考试结束,英语学习也随之结束;在职人员有了这种 思想,虽然在形势影响下也可能学习英语,但碰到一点困难,就会 停止或放弃。如果认识到英语是我们了解世界和让世界了解中国 必不可少的工具,就会下决心一定要学会英语。


1.对外交流需要英语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国际问交流越来越频繁,中国人出国和 外国人来中国正逐步成为平常事。随着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接 轨,这种交往还会急剧增加。国际交往中使用得最多的是英语,飞 速发展的国际交往与比较低的外语水平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正 是在这种形势的推动下,人们正在以极大的热情学习英语


  例如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来华旅游的外国人越来越多, 他们需要与普通的中国人进行接触与交流。正如有的来华旅游者 反映的"中国地大物博,风景秀丽,是旅游者最有话与本地人说的 一个国家,可是又是最找不到人(普通老百姓)说话的一个国家。" 他们的这个说法难道不是从另一个方面说明英语是很有用的吗? 各行各业的普通老百姓从实践中已经认识到这一点,他们学习英 语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旅馆服务员在学,出租汽车司机在学,个体 商贩也在学。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普通老百姓出国旅游必将越来越多,届 时人们对于英语重要性的认识还会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2.不出国也需要英话


  说到对外开放和对外交流,人们往往容易与出国联系起来。出 国需要英语是不言而喻的。需要说清的是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在国 内也同样需要英语。如果只是从出国需要英语去动员别人学习英 语,效果不一定好,因为在目前条件下,毕竟不是大多数人都有出 国的机会的。下面是一位曾经出过国的大学老师动员同学重视英 语学习时的对话:


老师:"你们要好好学习英语,以后出国时有用。"


同学:"我们出国的可能性很小,学不学无所谓。"


老师:"即使是百分之一的可能性,你也要努力学,万一这个百 分之一落在你的头上时你就有准备了。


  这位老师对于英语重要性的认识是基于他出国时的体验而发 的,并且认为即使只有百分之一的可能性也要做好准备。这样的动 员似乎是很积极的,但是同学们听了他的话,学习英语的劲头并没 有提高,因为老师的论据仍然是建筑在一出国才需要学习英语"的 基础上的。


  随着近年来世界范围的信息高速公路的高速发展,世界进入 了信息社会和网络世界(1997年世界经济论坛会议语),地球显得 越来越小,国内和国外的界限变得不大清楚了。从一定意义上讲, 可以说国内就是国外。例如随着Internet网上多媒体(文字、声音 和图像)的World Wide Web(即www)的出现,各种虚拟(virtu al)事物层出不穷。只要有一台电脑和相应的软件,加入网上的虚 拟大学(virtual university),用不着出国就可以上国外的大学并获 得学位;在网上进行虚拟旅游(virtual tourism),足不出户就可以 周游世界。由于电脑空间(cyberspace)里信息极其丰富和详细,在 电脑上进行虚拟旅游后对于世界名胜古迹的了解和印象可能比实 地到过的人还要深刻和全面,真是"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立知 天下事"。


  但是所有这一切都离不开英语,因为网上百之九十以上的信 息是英语。Internet网上各种信息名目繁多,五花八门,网点配置 错综复杂,犹如一个信息迷宫。面对电脑键盘,用什么指令进入这 个迷宫,在不断变化的屏幕英语显示面前,怎样一步一步进行下 去,都要在动态搜索过程中实时做出判断。很显然,要做到这一点, 没有比较高的英语水平是不行的。英语水平不高的人进入1nte卜 net网,在纷繁的英语屏幕提示面前,边查词典边分析语法,刚开 始时也许还能勉强进行几步,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胡乱击键,搜索 到那儿算那儿,在资料的大海里随波逐流,听天由命。其结果不是 找到需要的信息,而是淹没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之中,他们对于In。 ternet的热情也就随之减退。此外还有一个费用问题。1nternet网 的资料检索是联机在线进行的,占用一分钟要交一分钟的费用(即 使所检索的资料免费,占用的通信线路的费用总是要交的)。所以 只有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面对屏幕上的英语提示,一看就懂,才 能在最短的时间,花最少的费用就能到达合适的网点,找到的合适 资料,尽情享受高科技带给我们的乐趣。


3.不搞高科技也需要英语


  不少人认为只有在国内搞高科技的人才需要查阅国外的英语 资料,从事一般科技工作的人就不一定需要了。其实这是一个极大 的误解。


  一般说来,我们中国不仅仅在尖端科技方面落后于外国,在一 般科技方面也远远落后于外国。任何从事非尖端科技工作的人要 想在自己的专业方面有长进,也必须懂得英语,以便及时了解国外 的动态,吸取其先进经验。就拿各个专业科研工作必然要碰到的技 仁体制和应用标准来说吧,由于长期落后,我1[J4\叨能在丰富试验 和实践的基础上逐项确定体制和标准,而往往是实行"拿来主义", 把国外行之有效的体制和标准翻译过来,根据已有的经验稍加修 改就在国内推行了。国外制定这些体制和标准是有一个过程的,每 冲体制、每项标准,甚至每一个技术术语的背后都有丰富生动的背 录材料。我们在"拿来"这些体制、标准和术语时,往往是60年代、 70年代和80年代的没有吃透,90年代的又来了,真是"拿不胜 拿\哪里还来得及把与这些体制、标准和术语有关的丰富生动的 背景材料也一并介绍到中国来呢?所以要想真正搞清楚每一种体 韧、标准和术语的来龙去脉,只有去看那些没有翻译成中文的外文 背景材料,舍此没有其他途径。在实行这些从国外引进的体制、标 准过程中,一定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此时又需要参考英语资 料,看看外国人在实施这些体制与标准过程中有没有碰到类似的 问题,如何解决等等。


  国外制定各种体制和标准的人也是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工 作中也会有疏忽和差错;随着科技的发展,体制与标准也需要随之 更新。所以我们在实行各种"拿来"的体制与标准的时候,尤其是在 碰到各种问题对其准确性发生怀疑时,除了积极地在实践中进行 探索外,最好是详细阅读与之有关的各种外国资料,看看是不是 "拿来"的某种体制或标准本来就有误。笔者在长期的实际工作中 多次碰到过此种问题,无一不是在详细地阅读了英语资料以后,对 "拿来"的体制或标准加以改造,使之适合中国情况以后才得到圆 满解决的。对外开放以后,有机会询问那些体制和标准的制定者并 告之我们对其进行改造的情况,他们也都承认原体制或标准有误, 改得对,改得好;对他们也是启发。所有这一切,离开英语是根本办 不到的。


关键字:俚语
生词表:


文章标签:  

章节正文